一、背景
“种一棵树的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从现在开始AI学编程。”
原本我已经准备发布一个关于Cursor的小白AI开发教程,但Windsurf的出现让我忍不住暂停了这个计划。
Windsurf的初次体验超出了我的预期。当我以试试看的心态用Windsurf重构原本的Cursor项目时,整个过程出乎意料地顺畅。它就像一位深谙你心意的搭档,不仅让环境配置变得轻松自如,还在代码理解和上下文感知上展现出令人惊叹的能力。与Cursor一样,Windsurf也提供了免费的 GPT-4o 和 Claude 3.5 Sonnet 模型,并且有免费的使用期。
卓越的上下文理解能力
- 项目结构识别:Windsurf能够自动识别项目的所有重要信息,包括目录结构、文件依赖关系等。
- 跨文件上下文追踪:它不仅局限于当前文件,还能在整个项目中追踪上下文,理解跨文件依赖和模块间调用。
强大的功能特性
- AI智能代理:Windsurf的AI代理可以在特定任务中“自己动手”,如调试、重构代码等,自动完成一些重复性操作。
- Cascade模式:提供编辑和聊天两种模式,编辑模式可以生成和修改代码,聊天模式专注于提供开发建议、解答代码问题。
广泛的应用支持
- 多语言支持:支持超过70种编程语言和框架,适用于前端、后端和数据科学等方向。
- 跨平台兼容性:支持Windows、Mac和Linux平台,能够无缝集成在常用的开发环境中。
我用Windsurf快速开发的学习网站,耗时仅30分钟。
二、操作步骤
2.1 准备工作
安装Windsurf IDE
- 官网下载安装包:codeium.com
- 安装Windsurf IDE并进入初始化设置。
- 账号注册/登录。
- 进入开发主界面。
熟悉界面
Cascade(Ctrl+L)
右侧的Cascade像Cursor的composer,如果你没用过Cursor也没关系,我来给你解释一下。
这个功能可以直接在项目里面编辑代码文件。与Cursor不同的是,Cascade将功能分成了两类:纯Chat模式和Write模式。
- Chat模式:不会帮你往项目里写入代码,而是会做一个细心的助理,协助你处理问题。
- Write模式:像得力的助手,直接将生成的代码放入项目中。
自然语言修改代码(Ctrl+i)
2.2 启动开发
开发目标:以“Windsurf学习共创社区”为例,我们将完整演示如何借助AI能力快速构建现代化Web应用。
- 技术选型:Vue + TypeScript(常用的前端框架,具体可以先不用知道啥意思)。
- 目标用户:零基础开发学习者。
- 参考项目:Cursor101。
开发流程:
接下来,我将贴上与Cascade交互的关键步骤,跟着我的提示照做,就能达到类似最终的效果:
- 输入需求,让Windsurf进行代码生成。
- Windsurf会详细讲解开发思路,并给出环境命令,你只需不断接受即可。
- 无需打开终端配置环境,直接编写代码。
- 如果出现报错,将报错信息返回给Cascade。
- 经过自动检查后,给出bug所在,访问给的 http://localhost:5173,成功运行。
- 进一步让Windsurf进行优化,注意一步一步来,以便及时更正AI。
我们的网页已经初具雏形,接下来只需优化具体细节。
优化导航栏的细节以及首页(PS:生成失败时它还会自我反思调整,太强了~)
- 插入细节图片。
- 不断调整细节中(PS:想要更精准的控制要改的范围,记得在Cascade里@原来的文件)。
三、总结
功能演示
四、总结
小贴士
- 设计参考:可让AI分析优秀页面设计并转化为实现方案。
- 渐进式开发:采用小步快跑策略,便于及时纠错。
- 精准控制:通过@文件名实现精确代码修改。
🏆
优势所在
- 超强的上下文追踪能力。
- 自动识别项目重要文件。
- 强有力的对抗性思考助力程序开发,开发者更省心。
有待提升
- Cascade的交互无法用图片,只能文字,这个比Cursor的composer缺少一点感觉,未来如果能加上就更好了。
后续还会有更多关于AI编程的理论篇和实战篇,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