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2021 年 3 月),这篇文章仍然具有参考价值。然而,我不对使用此方法导致的任何账号问题负责。我已修改了文中所有「无次数限制」的描述,这仅是绕过限制的一种手段,实质上仍然是钻空子。尽管我在删除付款资料后成功绑定了银行卡,但也有朋友反映无法再绑定。请自行评估风险。此外,已订阅 Google Play Pass、YouTube Premium 等增值服务的账号,不建议尝试本文方法,准备另一个 Google 账号也是跨区的方式之一。
在我的手机上,软件基本都是通过 Google Play 安装或是 GitHub 上的开源软件。最近,我决定将 Google Play 地区切换到新加坡,但无奈半年前刚刚换入香港,受到了谷歌一年一次的换区规定限制。那么,有没有办法绕过这个限制,在没有该地区银行卡的情况下,一年内无限次切换呢?当然是有的。
关键点:
– 绕过一年一次限制
– 无需银行卡
– 移动端和桌面端均可操作
思路
新建一个付款方式后切换会有一年一次的限制,因此我们可以换个思路:新建一个付款方式,但不手动切换,而是删除原有的付款方式,然后再选择刚刚新建的付款方式,以此达到同样的效果。
下文为详细步骤,只需完全按照上方思路执行,多图预警。
详细流程
新建付款资料
首先前往谷歌账号管理页面,点击「付款和订阅 – 管理付款方式」。
接着前往「设置」,点击「国家 / 地区」右侧的修改图标,并选择「创建新的付款资料」。
注意,在「设置」内创建新的付款资料时无需验证银行卡,而在「付款方式」内则需要。有同学在创建新的付款方式时总是卡在虚拟 VISA 卡无法通过验证,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填写相关信息,账户类型选择「个人账户」,地区选择你希望切换到的地区,姓名随意,地址在 Google Map 上任意定位一个该地区的地址即可。
此时新的付款资料已经准备好了。
删除旧付款资料
如前所述,直接切换有一年一次的限制,因此我们在新建付款信息后删除旧付款资料,然后再选择新付款资料。
三步走,十分明了:
-
滑到最下方,点击「关闭付款资料」,注意这里是删除旧付款资料,不要把新建的付款资料删掉。在右上角可以查看当前操作的付款资料,并在多个付款资料间切换。
-
填写关闭原因,任选即可。
-
确认后,你就完全删除了该付款资料。
注意新版 Payment 面板不会在删除原有主要付款信息后自动将其他当前存在的付款信息提升为首要付款信息,所以我们还需在「设置」中点击一下新付款信息以选中,这样你的付款信息就切换好了。
使用这种方法,已购软件会跟随到新付款信息,同一张银行卡仍可以绑定新付款资料,但会清空账户余额!如果想保留当前账户余额,请按照官方一年一次的方法。
使用无效礼品卡在新区锁区
本段可跳过,参考文末纠正部分。
如果之前没有对账号进行锁区,此时 Google Play 区域是完全跟随 IP 的。如果你使用的不是原生 IP,可能会遇到诸多软件限制。
如果你之前已经锁在别的区域,即便删除了原付款方式,新的付款方式也成为默认付款方式后,打开 Google Play 仍会发现处于原来的区域,并没有成功换区。
因此,为了后期一劳永逸,建议将 Google Play 彻底「锁区」至你想切换到的区域。这样之后不论你的 IP 在哪里,都可以享受该区的完整待遇。
条件也不难,只需拥有该区的原生 IP,注意 IP 必须是原生,否则无法成功。既然你决定切换到该区,我就默认你已经获得该区原生 IP。
如果不确定谷歌是否承认你的 IP,可以在无痕模式打开 Google Play 检验,划到最下方查看是否被检验在该区域。
例如,我使用某新加坡 IDC 机房的 IP,结果被识别为「未知区域」。
现在你已经使用该区原生 IP 访问 Google Play,此时点击右侧边栏的「兑换 / Redeem」,随意输入 20 个大写字母。
当然是会兑换失败,但没关系,再刷新页面,即便你使用其他 IP 访问,区域都不会变了。
恭喜你,你已经成功将 Google Play 切换到新的区域了。后续绑定银行卡等可选操作与原来完全相同,目前我暂时没有发现什么后遗症。
总结
步骤已经详细介绍完了,但最后我想多说几句。
是的,谷歌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公司,其对用户隐私的使用也饱受争议。然而,我还是建议大家只在 Google Play 安装软件,因为 Google Play 对上架软件的要求极其严格:知乎曾被谷歌下架整改,QQ 在 Google Play 上的版本去除了自动下载安装包和一些非正常弹窗……
2021-03-17 更新:
纠正一点:更新付款资料后其实就已经「锁区」了,只不过网页端还没刷新,过两天再看就好了。当然,你使用无效礼品卡强制网页端刷新资料也无妨。